同时,厦门农商银行在民生金融领域的持续投入及创新,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就在今年,厦门农商银行荣获了“2015年厦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优秀机构”称号。
1、服务小微企业 推出“马上贷”等支持大众创业
“融资难”一直制约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厦门农商银行不断推出能满足小微客户需求的特色产品。
首先,创新推出适合小微企业贷款期限、额度和担保方式的产品。其中,针对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贷款到期时必须“先还后贷”所造成的还款压力大等突出问题,厦门农商银行创新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推出可以实现免还续贷的“马上贷”产品。厦门农商银行与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合作,推出了无抵押,免担保,还能享受优惠利率的“绿荫计划”信贷产品,截至今年7月末,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达6.23亿元,惠及小微企业近410户。为有效解决小微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推出“长大贷”小微贷款产品,即以便捷、高效的方式发放的、授信额度可循环使用、高抵押率、中长期期限的流动资金贷款。
其次,通过“政银合作”,根据不同类型的小微客户量体裁衣,打造三大产品。一是与市妇联合作,推出“妇女创业贷款”,截至今年7月末,已累计投放9000万元,惠及妇女创业者1295名。二是与厦门团市委合作,推出“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为创业青年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截至今年7月末,已累计发放贷款金额3.38亿元,惠及创业青年1430人。三是与厦门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合作,作为厦门市小额担保贷款主办银行,推出“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截至今年7月末,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达2.26亿元,帮助1874名失业人员通过创业实现脱贫梦想。
2、支持农村金融 率先全市试点农村房屋抵押贷款
有了产品创新,厦门农商银行还大胆创新业务模式,推出适合新时期村民创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
其中,2014年7月,由厦门农商银行提供专项金融支持的蔡塘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蔡塘广场”正式开业,厦门农商银行为该项目提供总额3亿元、为期10年的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支持全体村民入股集体项目。通过“蔡塘模式”的实施,蔡塘社区居民人均新增资产70多万元,人均每年可分红3万元。
同时,去年,厦门农商银行成为全市首家试点开展农村房屋抵押贷款业务的承办金融机构,成功推出“农房宝”农村房屋抵押贷款业务,并在“灌口、东孚、大同、马巷”四镇(街道)试点该项业务。截至2015年3月末,厦门农商银行已实际发放此项贷款金额1030万元,帮助21户社区村居民实现“盘活农房资产,获得生产资金”的愿望。
3、完善机制建设 推出“阳光信贷管理系统”
除了产品的量身定制、项目的因地制宜,厦门农商银行还重点在机制建设上下功夫。不仅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工作指标;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了小微客户经理的专业素质;还专门推出了“阳光信贷管理系统”。
据了解,“阳光信贷管理系统”全面记录了每笔信贷业务从客户申贷到审批放款的全过程,将信贷审批全流程公布于阳光之下,接受全行员工及外部客户的检验。通过该系统的运用,经办客户经理可以准确得知业务的审查要求及审批进度,各级审查审批人员可以查阅业务报批及阳光时限情况,精确控制信贷流程,高效服务小微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农商银行注重加强合作渠道互动,提升小微企业服务内涵。其中,今年上半年,厦门农商银行和市经信局、市财政局联合举办“厦门市小微企业创业大赛”,对大赛中初选和最终获奖的企业,厦门农商银行安排支行及时与企业对接,为企业提供授信服务。此外,厦门农商银行还与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签订了科技金融合作框架协议,建立科技担保贷款平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与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签订了银税金融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支持优质纳税小微企业的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