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小课堂丨商家小心,电诈洗钱又一招
文章作者:厦门农商银行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
反诈小课堂丨商家小心,电诈洗钱又一招
订餐?转账?小心这顿“饭”让你栽大跟头!最近商家圈流行一种新套路,先当你几天“优质客户”,转头就让你帮着“过个账”,殊不知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电诈洗钱的“工具人”!
经营饭馆的李老板最近遭遇了一起消费类诈骗案件。一位“顾客”添加了李老板的微信订购餐食,并要求配送至指定地点。顺利完成第一单后,李老板放松了警惕。第二天,这位“顾客”再次订餐时,称其微信和支付宝均被限额,需要对方提供银行卡号,随后又以“家属抢救急需用钱”为由,请求其帮忙转账。顾客先是将10200元转入其账户,后又请求扣除餐费后将余款转回。李老板出于信任进行转账,结果因涉诈资金流经账户导致银行卡被冻结。不仅钱没赚到,还陷入了麻烦!
(一)伪装客户骗取信任:以订餐或购买商品的名义添加商户老板或工作人员微信,并指定将商品送到某小区,营造出一种“本地熟客”的假象,降低对方警惕性。
(二)编造故事博取同情:编造“家人做手术急需用钱”“限额受限”等理由,请求对方帮忙提供银行卡收款,还许好处费,用同情和小利诱惑对方上钩。
(三)出借账户帮忙转账:一旦对方同意并提供银行账户,诈骗分子即可将赃款转入其账户,再要求对方将钱转到指定账户,完成洗钱。
(一)手机/金饰/烟酒/彩票店:通过银行卡、收款码转账,大量采购商品,让商家提供账号或收款转账,由他人代为支付,随后携货离开。
(二)鲜花店:以定制现金花束、现金蛋糕礼盒为由,转账后要求商家将人民币进行配送。
(三)茶室/棋牌室:转账后以打牌需现金为由,让商家取现交给指定人。
1.警惕陌生客户:对于主动添加微信的陌生客户,尤其是提出“代收款”等要求的,要提高警惕,核实对方身份。
2.请勿出借账户:不向陌生“客户”提供银行卡、收款码供他人转账,尤其警惕“代收款给好处”的情况。
3.核实资金来源:对大额、异地或第三方支付的订单保持警惕,确认款项到账且来源合法后再交付商品或服务。
4.谨慎转账汇款: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都要再三确认,切勿轻信他人,避免财产损失。
5.及时报警:如遇可疑情况,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或向派出所咨询。
内容来源|福建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