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您的钱袋子!识破贷款、理财诈骗陷阱
文章作者:省联社办公室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1日
守住您的钱袋子!识破贷款、理财诈骗陷阱
电信网络诈骗“套路”您了解多少?诈骗分子每天都在“编写”新“剧本”,冒充贷款中介、企业高管、投资专家、成功人士……花样百出,稍不留神就会落入陷阱!
一、贷款“刷流水”
(一)典型案例
2025年1月,某银行对公客户某贸易有限公司,因预订2025年春季产品,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急需贷款。在所谓“朋友”的介绍下,与某网络贷款公司“客户经理”取得联系,该“客户经理”声称可以帮助其申请低息贷款,但是需要通过对公账户“刷流水”来提高贷款额度,并且主动提出可以帮助客户“刷流水”,客户信以为真,将公司营业执照、企业网银、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出借给对方。随后犯罪分子利用该账户企业网银转移涉诈资金,直至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客户才发觉被骗,账户已被不法分子利用。
(二)诈骗套路
1.虚假广告引流:通过“低息、无抵押、秒放款”吸引急需资金者。
2.伪造流程骗信任:冒充银行或金融机构,以“审核流水”“风控要求”索要银行卡、身份证等资料。
3.诱导转账或洗钱:谎称“流水不足”“账户冻结”,要求转账“刷流水”。让受害者接收并转出来历不明的资金,实际是洗钱。
(三)防诈锦囊
1.选择正规贷款渠道:只通过银行或持牌机构贷款,拒绝无资质中介。
2.拒绝贷款“刷流水”:正规贷款无需转账“验资”或“刷流水”。
3.合规使用银行账户:不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身份证、企业网银等,不接收来源不明的钱款或为不明身份人员转账、提现。
请牢记:凡贷款发放前要求出借银行账户、企业网银,或进行“刷流水”的,都是诈骗!同时,切勿轻信贷款中介,避免遭受财产损失。
二、虚假网络投资理财
(一)典型案例
案例一:下载虚假“JA证券”APP投资理财诈骗案。
2025年2月,受害人L某结识了冒充某软件公司高管C某的犯罪分子。两人通过某交友APP联系产生感情后,犯罪分子以其系内部人员可提前获取“数字人民币”涨跌数据为由,诱骗受害人到虚假的“JA证券”APP进行博彩类型的“数字人民币”涨跌投资。受害人在前期小额投资正常提现约60万元后信以为真,于2025年3月按对方要求,通过本人名下多家银行账户及其子名下银行账户转账2000余万元至指定账户,扣除其从平台提现金额,共计损失约1900余万元。
案例二:下载虚假“JS基金”APP投资理财诈骗案。
受害人L某被诈骗分子通过网络诱导至高级别的投资沟通群,于2024年12月被诱导下载虚假的“JS基金”投资APP,后按诈骗分子要求于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携家人在多家银行的多个网点以“家里装修需要现金”为由取现600余万元,交给线下交易的虚拟币(USDT泰达币)币商,并通过某银行账户转账40万元至诈骗分子提供的银行账户,累计损失700余万元。
(二)诈骗套路
1.打造完美人设:冒充企业高管、荐股老师等身份,通过社交、投资群建立信任。
2.伪造投资平台:仿冒知名证券、基金等投资机构制作虚假APP。
3.小额返利诱饵:前期通过提现获取信任,后期以“内幕消息”、“数字货币”诱导大额转账。
4.资金转移手段:要求现金交易、购买虚拟币(如USDT泰达币)、黄金实物等规避银行风控。
(三)防诈锦囊
1.牢记“高回报=高风险”:任何承诺“稳赚不赔”“零风险高收益”的投资,100%是诈骗!
2.核实平台真实性:通过应用市场下载官方APP,不点击陌生链接、二维码;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证监会官网,核查机构资质。
3.保护账户资金: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拒绝“现金交易”“虚拟币充值”等模糊支付方式。
4.警惕“情感投资”陷阱:网络交友中涉及“投资赚钱”话题,立即警惕!不透露个人财务信息,不参与对方推荐的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