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农商银行喜获我市银行业首张资产证券化牌照
发布时间:2015-03-13
3月11日,厦门农商银行取得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主体资格,成为银监会实行备案制后福建省首家取得该项资格的农商银行,也是厦门市目前唯一获此牌照的银行。这意味着,厦门农商银行已跻身成为全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银行之一,走在全国农商银行的前列。
试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厦门农商银行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全行上下通过制度建设、流程设计、强化内控、配置团队及开展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在先行先试中尝试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厦门农商银行支农支小、转型发展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路径。在银监会将资产证券化审批制变更为备案制后,厦门农商银行即着手主体资格申报工作,第一时间向监管部门提交了申报材料,通过积极努力最终获得业务资格。
获此资格后,厦门农商银行可根据自身实际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确定资产后,向银监会备案登记即可发行,将推动创新业务实现快速开展,对厦门农商银行的长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一是盘活存量资产,进一步提升厦门农商银行服务“三农”与中小微企业的能力。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厦门农商银行可将现有的信贷资产重新组合并打包转化为证券化产品出售,腾挪信贷空间,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实现“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之树”的目的。二是优化厦门农商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资产证券化业务将为厦门农商银行提供新的资产负债管理手段,降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对流动性的影响,提高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三是拓展厦门农商银行的盈利增长点。通过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厦门农商银行将能在传统信贷业务之外开拓新的中间业务收入来源,转变传统盈利模式,增强银行综合实力,并更好地服务厦门广大市民及企业。
对于厦门农商银行来说,资产证券化是经营发展的一场创新革命,也是一次转型发展的机遇。业内人士预计,随着监管部门简政放权、金融机构补充资本等多种因素影响,2015年资产证券化会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中诚信国际近日发布研报预测,2015年全年发行总规模在4000亿元至5000亿元左右,其中,城商行和农商行在发行单数上将占据半壁江山,交易所市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将呈爆发式增长。厦门农商银行将牢牢把握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不断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全面提升支农、支小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支持。
资产证券化简介:
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某种可预测现金收入属性的资产或资产组合(基础资产)出售给特定发行人,或者将该基础资产信托给特定受托人,通过创立一种以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的金融工具或权利凭证(资产支持证券),在市场上出售变现该资产支持证券的一种结构化融资手段。自2014年以来,资产证券化迈入发展快车道,2014年全年银行间市场共发行65单总规模2770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而2013年、2012年分别仅发行了6单共157亿元、5单共192.62亿元。